⒕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正确答案: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析】《上善若水》作者是“宠辱不惊的传奇作家张笑天”新浪网称“张笑天的作品着重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探索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问题”原文刊2008年9月《吉林日报》长约3700字命题者将其精简为1000余字但文章主旨切合江苏卷一直秉持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6《麦天》);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以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7《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侯银匠》)……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者一路走向2009年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依旧是文本贲张的血脉
可以看出命题延续了全国卷散文阅读(如《总想为你唱支歌》)的思路考生还是可以作出基本的思考的汶川地震让“都江堰”理所当然成为热门话题关注生活着眼现实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正轨和坦途阅读面广的考生在考场上会收获左右逢源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