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我国钢材市场在今后10年内将进入更高级的平稳发展阶段。市场行业更为理性化。对外更加开放。今后10年我国钢材市场的走势将呈现以下4年特点:
一、消费需求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
由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趋稳,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钢材需求增长速度减缓,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难以继续呈现90年代持续多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
根据多方面的数据测算,预计今后10年期间,全国钢材消费需求的年均增长幅度在3%以内,呈现前高后低的基本态势。
从不同钢材品种结构来看,线材、螺纹钢等各种建筑用钢材的需求力度相对减弱:各种板材、管材、特殊钢材、不锈钢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并逐步在整个钢材需求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到2009年,在l.7亿t钢材需求总量中,各类生产用材、特殊钢材、高附加值钢材等用量将达到5000万t以,建筑用钢材、普通钢材、低附加值材等用量在1亿t水平以上。
从不同地区来看,在今后的10年中,在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基本建设的主阵地将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而各种以钢铁产品为材料的加工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继续旺盛,其中尤以出口加工业
增长强劲。因此,未来10年中,全国钢材消费格局将出现沿海地区生产用材稳步增长,建筑用材需求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的特点。
二、生产量在继续增长中获得合理调整
受国内庞大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的拉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钢材生产总量还会继续增加,而不会停滞或者萎缩。预计今后10年内,我国的钢材实际生产量接近1.7亿t,大约比1999年增长35%—40%。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中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未期,我国有关部门做出了调整生产结构的重大决策:大量关闭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生产;压缩供大于求的普通钢材产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将技术、资金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大集团企业倾斜。此外,又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保护措施的削弱或者取消,世界大钢铁企业的进入,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据此分析,在今后10年中,我国的钢铁工业在生产数量继续增加的同时,还将会发生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1、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预计到2010,随着一大批质量差、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被淘汰,我国的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将大幅度下降。全国80%以上的钢材数量,将被宝钢、鞍钢、首钢、武钢、包钢等十数个巨型钢铁集团控制,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2、生产结构趋向合理。建筑用材、普通材、低附加值的生产比重下降,生产用材、特殊材、高附加值钢材的生产比重提高。预计到2010,全国板管材的生产比重将由目前有不足50%,上升到70%以上。一些主要钢材品种中,薄板产量将超过3000万t,带钢产量超过I000万t,无缝管产量超过500万t。而普通线材、4、型材等产量则大体稳定在3000—3500万t的水平,增长幅度不大。
由于先进装备和技术的使用,管理的加强,所有钢材产品的质量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强。
总之,今年10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由数量扩张转入质量提高的10年,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10年过后,我国就不仅仅是一个钢铁大国,而且将跨人钢铁强国的行列。
三、销售价格大体稳定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钢材市场价格将进入相对平衡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那种大范围、高幅度、长时期的价格波动一般不会再次出现。
l、宏观经济发展平稳,市场关系较为稳定,可以避免货源供应和消费需求比例严重失调,这就为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市场机制更为成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导致价格剧烈波动的体制性因素基本消失。
3、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行为合理化。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集团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生产量的情况下,企业之间易于达成控制生产和进口,协调价格的协议,以便合理分配市场份额,划分销售地区,按照需求组织生产,从而避免了自杀式的压价竞争。
4、我国钢材市场更加开放,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更为紧密。可以更加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合理调节国内的供求关系。
四、国际贸易进一步活跃
展望今后中国在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和钢铁强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钢铁贸易大国。
今后10年中国钢铁产品的国际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员有较多增长。1999年,全国钢材的进出口贸易数量在1870万t左右,预计到2009年,进出口总量将增加到3000—4000万t,增长1倍左右。
2、进口比重下降,出口比重提高,净进口量逐步下降。1999年,全国钢材进口和出口量分别占贸易总量的79%和21%,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是一个世界钢材净进口大国。预计到2009年,中国钢材的出口量将逐步上升到钢材贸易总量的50%以上,而进口量则下降到50%以下,有可能成为净出口国。
3、进出口结构中,以高附加值的板材类产品比重提高,低附加值产品减少。进出口贸易向高级阶段发展。预计到2009年,在全部钢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量中,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约占90%以上,棒材、角钢等低附加值产品则不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