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中国煤化工产业的优势: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价格相对低廉中国已探明可开采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品种以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种,特别是低变质、中低变质煤种占有较大比例。2、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坚固的资金和技术后盾实行“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加大对煤化工项目发展的支持力度,政策倾斜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不少实力强大的能源企业也审时度势有选择地参与发展煤化工,加大投资,重视研发。同时,外资与民营资本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大规模进入煤化工行业。大型高效洁净加压气流床煤气化装置,新工艺超大型甲醇生产装置,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装置,煤基烯烃(MTP、MTO)装置等各项商业化示范工厂的建成。3、市场需求有保障,产业化前景乐观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是煤炭液化生产油品燃料,煤基甲醇、二甲醚进一步加工生产乙烯、丙烯等。生产上述产品不仅对平衡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改变传统煤化工的产品格局,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相互补充。二、影响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1、周期长、投资高、技术水平高是煤炭化工本身的固有特性,要将其从不清洁的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及化工原料,所需的环节多、流程长、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投资高。2、资源量高度集中根据2003年公布的数据,国内煤炭基础储量排前15名的省区占总量的96.1%,其中排前3位的山西、内蒙和陕西占61.82%,仅山西就占有中国煤炭基础储量的31.29%。同时,中国煤炭资源的地区分布还有2个特点:一是煤炭资源储存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仍将长期存在;二是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富煤地区大都缺水。3)环境污染严重煤直接燃烧的排放已成为中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我国SO2和CO2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其中85%的SO2的排放来自于煤炭的使用。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给中国的环境保护带来沉重的压力。2发展煤化工面临的机遇和风险2.1机遇1)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经济结构化特征日趋明显,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许多替代能源的新技术大部分已有开发成果,其中许多已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2、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油气资源不足、石油进口日益增加的影响,加速发展煤化工已成为煤炭和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三、目前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点评,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部分煤炭企业和产煤地区把建设新型煤化工工程作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在加紧实施以煤化工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我国煤炭工业长期以来以结构零散、无序竞争为主要特征,传统的煤化工行业也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以简单的扩张数量为主,不注重优化结构、治理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研发不足导致技术滞后煤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在于技术进步。另外,煤化工技术开发尚未被提升至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煤化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技术进步速度也比较缓慢。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等过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相关化工产业被统称为煤化工。从产业链位置来看,煤化工企业分属于焦炭、煤头化肥、煤液化、以电石乙炔为原材料的基础化工几大类。煤炭行业正在逐渐探底、煤价大幅下降,煤化工项目运营成本不断下调,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优惠政策帮助煤企和电企上马相关产业园,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升级转型、摆脱困境。新型煤化工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明显不够,国企央企在该领域无法实现自负盈亏,知名项目也多以财政补贴勉强维持。煤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焦炭产能达到6亿吨,而产量仅为4.28亿吨;2012年焦炭产量4.43亿吨;到2013年,产量达到4.76亿吨,即使不考虑新增产能,我国焦炭产能依然过剩明显。尿素、电石等行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产能虽然陆续提高,但由于需求量有限,产量提升速度相对较慢,造成普遍的开工率较低,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击风险能力较低,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甚至运输风险等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未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将是重点,虽然国家政策层面的限制因素与地方政府的鼓励势头齐头并进,但研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发展势头不减。从投入上,各路资本竞相角逐;从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将集中主要投资;从类型上,煤制烯烃与煤制天然气将是主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