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化百佳供应商时代特色鲜明
最近,新一轮筛选评价完成的石油和化工行业百佳供应商名单发布。这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连续第5年进行百佳供应商的筛选评价。该筛选评价以公正公开为原则,以真实数据为依据,全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信息源,其标准涵盖了产品与业绩、财务状况、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售后服务、HSE、国际化程度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整体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供应链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制定采购战略、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说,百佳供应商的水平代表了全行业的整体水平。分析百佳供应商的特点,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全行业所处的发展环境。
那么,今年的百佳供应商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营业收入增速普遍放缓。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一年来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这次百佳供应商2020年营收总额达136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较2019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下滑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推进去除过剩产能,短期内使得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二是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制造业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出海、产品出口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利润水平保持增长势头,但增幅收窄。从数据上看,利润总额超过百亿元,企业经营业绩明显提升,但利润增速较上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42家企业利润率低于10%,利润率亟待提高。利润增速出现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国家社保制度的完善,生产型企业总体支出成本在不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百佳供应商的净资产利润率普遍低于同行业国际知名企业,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在人均净利润方面,百佳供应商也同样远低于国际巨头。盈利能力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延缓了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进程。导致盈利能力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国际品牌塑造能力不足。这使得中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偏低,竞争实力偏弱,只能依靠低价格、低利润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低利润又反过来强化了对中国企业的低端锁定,进而导致中国企业无力推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相关战略。对中国企业来说,迫切需要打破这一不利循环的制约,增强企业转型的潜力与动能。
图/百佳供应商筛选评价已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一件盛事。图为2017年首届发布大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为百佳供应商代表颁发铭牌。
企业投融资趋于稳健,并购重组积极性显著回落。在今年的百佳供应商中,68家企业流动比率大于1.5,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资产流动性较大。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指引下,百佳供应商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两新一重”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7成以上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较高。百佳供应商2020年共发生15起并购事件,较上年减少4起。
资源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今年百佳供应商中,1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的企业基本保持稳定,龙头地位稳固。5亿元以上营业收入的企业超过4成,达到41家。次一级区间企业数量在增长。这说明10亿元企业也不是高枕无忧,更多的企业在向市场巨头发起挑战。此外,入围门槛连年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百佳供应商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和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
资本密集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今年百佳供应商人均营业收入为177万元,较上年增加14.9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企业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反映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资本深化阶段。
地域特征明显。今年百佳供应商包括东部82家、中部12家、西部6家。其中,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主,中西部企业主要位于几个传统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与2020年相比,今年百佳供应商中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育程度、临海优势以及产业优势孕育了更多的大企业,而政策对资源性企业的倾斜程度减少使得企业发展环境本不占优的中西部地区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企业贡献了绝大部分营业收入和利润,利润占比显著上升。西部地区企业在化解落后产能、推动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茁壮成长。今年百佳供应商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3家,民营企业58家,“三资”及其他企业9家,所有制结构与我国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大体相近,国有企业在资产、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上仍占突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对百佳供应商中民营企业的调查,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税费负担依然是民营企业感到影响最大的3项成本。生产成本高企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此外,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石化行业供应商中“三资”企业数量减少的现象值得关注。
行业分布均衡,覆盖面广。今年百佳供应商分为石化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阀门、电气设备、电工材料、管道配件、通用仪器仪表、钢材、环保、服务商(含工程服务、工业互联网、物流、监理监造、拆除施工)等10大类别,基本囊括石化配套装备及服务领域。但筛选评价结果仍以一般制造业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占比有待提升。同时,在整体营业收入、利润及资产规模方面占据优势的大型石化设备行业,在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及平均资产利润率方面表现平平,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专利申请保持较快增长。今年百佳供应商共拥有发明专利691项,实用新型专利1582项,发明专利数量占全部专利数量的比重再创新高,达到30.4%,反映出百佳供应商的专利质量在近年来得到持续提升。百佳供应商前10位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数340件,占到当年发明专利总数的49.2%,从侧面反映出龙头企业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重视技术创新,但研发投入强度有所下降。百佳供应商均拥有独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其中超过一半为国家级或省部级实验室。80家为高新技术企业,35家拥有国家、省部级认证的重点新产品,48家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方面,4家低于1%,较上年增加2家;21家介于1%与3%之间,较上年增加5家;20家介于3%与4%之间,较上年减少1家;55家超过4%,较上年减少6家。
实事求是地看,百佳供应商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阻碍企业研发能力提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体制性的不平等竞争现象。二是我国条块分割,独立运行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影响企业的产学研结合进程和技术创新能力。三是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真正有助于高技术企业创业和成长的融资体制。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也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资金融通。我国风险投资产业规模小、证券市场融资能力弱、商业银行竞争不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高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四是近年来我国企业遇到的技术创新标准化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我国成为了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但我国产品却在国外市场频频遭受技术壁垒限制;另一方面,在高技术领域,国际间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标准的竞争,标准就是话语权、定价权。但我国标准化体制仍是政府或事业单位主导的管理体制,企业参与较少,在封闭环境下制定的标准多,很多标准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就束之高阁。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企业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百佳供应商均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3年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其中85家建立有独立的检验机构,45家有合作的第三方国家认证检测机构。百佳供应商均设立有品质部门,能够做到周期性发布质量报告。百佳供应商近3年内均未发生重大安全和环保事故,93家拥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6家拥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8成以上建有完整的HSE体系和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污染治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劳动保护措施到位。
均具有自主品牌,产品合格率接近100%。今年百佳供应商中,有55家企业产品质量达到欧标或美标,79家达到国标或行标,50家企业拥有至少1项国际标准组织认证。当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品牌数量多、市场认可度较低的矛盾,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数字化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今年百佳供应商主要原材料供货渠道稳定、可靠,建立了完善的原材料管理程序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做到严格执行。其中,67家至少拥有1项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75家将ERP等企业管理系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海外市场持续较快扩张。今年百佳供应商中,75家企业有出口业务或海外项目,海外营业收入稳步扩大,且增速快于总营业收入增速。可见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和产品水平的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重要增长点。海外市场营业收入的快速扩大,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国内经济下行给制造业企业发展带来的压力。
但同时,百佳供应商目前都遭遇海外布局瓶颈,仅有28家企业进入了国际知名石化企业和工程公司的供应商名单,数量相比上年有所下降,且出口占比不高。出口目的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说明我国石化行业供应商的主要目标市场仍在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较弱,国际化程度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中国企业的监管和限制,如部分西方国家提高战略性行业投资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加大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难度。同时,我国也出台了系列文件,加大对海外投资的监管力度等,制造企业在海外资产布局遭遇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