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鲁恒升集团的发展基本分为四个阶段。(一)1980年以前为维持生存阶段。集团前身为德州化肥厂,1968年建厂时仅有年产合成氨5000吨、碳铵2万吨的生产能力。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企业长期举步维艰,发展缓慢,生产能力低下,亏损严重,直至到了破产的边缘。(二)1980年-1990年是规模膨胀阶段。1980年,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经济,企业迅速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制定了“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形成规模效益”的发展战略,拉开了技术改造的帷幕。至1989年,企业总计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了四次大的技术改造,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工艺,逐步实现了设备大型化和集散控制自动化,达到了年产6万吨合成氨、20万吨碳铵的生产能力,成为山东省化肥行业的排头兵。(三)1990年-2000年是调整结构阶段。1990年,企业抓住国家鼓励小氮肥企业改产小尿素的有利时机,经过充分准备和严密论证,在全国同行业首家兴建了年产11万吨尿素工程。之后,企业在经过多次改造年产量达到15万吨尿素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尿素翻番工程,使生产能力扩大到30万吨/年,基本上达到了效益规模,从而确立了尿素在华鲁恒升的主导产品地位。按照“提高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建立相关多元化格局”的发展战略,从1994年开始,企业开始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陆续开发了以甲醇、甲醛、有机胺等一碳化工产品链,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DMF供应商。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华鲁恒升大氮肥项目是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技改示范项目,企业在克服了技术、资金、建设和开车四大风险后,现已全线建成投产,实现了大氮肥国产化技术、装备和原料结构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全国第一套国产化大型洁净煤气化装置、第一套国产化大型空分装置、第一套国产化大型氨合成装置等“十个全国第一”。该项目的开车成功还实现了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及尿素技术的升级换代,为中国大型氮肥装置国产化和相关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司确立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提升主业竞争力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洁净煤气化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化肥,发展化工,带动热电,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未来几年,华鲁恒升将致力打造最具活力的员工队伍、造就最具竞争力的氮肥企业、奠定最具竞争优势的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商地位,成为大型煤化工基地。
华鲁恒升的发展历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mhg/bz-mhg/1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