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煤矿产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群山环抱的盆地中,昭通市区坐落于盆地中部。这是一个由上第三系组成的含煤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近椭圆形,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煤质中等;矿区已探明褐煤储量80余亿吨,为大型褐煤矿床。它具有煤层巨厚、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交通方便等优越条件,可供建设大型煤电基地。
1911―1930年间,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等先后进行过矿产调查,1929年赵亚曾在本区做地质调查期间被土匪杀害。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3),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杨钟健、谢家荣、王竹泉等人分别在本区做过地质调查。1941―1945年,柴登榜、司徒穗卿、马杏垣等在本区调查过褐煤,并在三善堂等地施工手摇钻钻探,编有文字报告及草图。区内开采褐煤历史悠久,废窑200余处,解放前多为独硐小斜井开采,开采垂深一般小于25米。老一辈地质学家虽对盆地的褐煤储量进行过估算,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各家估算储量悬殊很大,总的说来都是限于局部地段,估计储量千余万吨到一亿吨,远远小于现在探明的储量。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昭通地区地质队对永乐煤矿马家祠堂至望城坡一带施工钻孔7个,稀疏控制计算工业储量4292万吨。1963―1981年间,云南一四三煤田地质勘探队先后对盆地进行煤田的普查到详查,投入了较大的钻探工作量,由刘德荫任队副总工程师,潘润群任项目负责人,提交了《昭通褐煤盆地调查地质报告》,获得储量80.56亿吨,基本查明了昭通全盆地褐煤储量,对全盆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有了全面的了解。1979年选择资源较集中、开采条件较好的荷花井田转入精查勘探,至1983年初,由于矿区可行性研究未提出,不得不中止勘探工作。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转入拟先期开发的海子田西北部近8平方公里的区段进行详查(项目负责人刘坤岗),施工钻孔63个,进尺16225米,抽水试验11层次,由于开发方案和开发时间未定,煤炭部地质局下令中止工作。1984年煤炭部在昆明召开昭通褐煤露天矿区可行性论证会,拟分期建设年产3000万吨规模的矿山。1986年3月又继续勘探,至1988年7月结束野外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昭通矿区荷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该项目负责人是刘坤岗、冷恒伟,队总工程师沈玉蔚。荷花井田获工业储量16.96亿吨,比详查阶段增长1.03亿吨。
矿区的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原煤灰分含量8.37%―39.67%,全区平均24.83%;硫分0.26%―4.53%,全区平均1.54%;发热量为2562―5132卡/克,(1卡=4.1868焦耳,下同)全区平均3955卡/克。其用途可作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液化用煤,亦可制造腐植肥和提取褐煤蜡。
昭通褐煤盆地含2―3层主要可采煤层,可采纯煤总厚最大可达194米,一般纯煤总厚30―80米。由于可采煤层总厚度很大,又集中在较小范围内,所以单位面积内赋存的储量很大,平均每平方公里达6000万吨,是国内少有的富煤区。
含煤盆地浅部仅有很薄的第四纪沉积(表土)覆盖,煤层大部分可供露天开采,剥采比大部分小于3∶1,开采条件很好,开采成本低。但煤化程度较低,全水分达55%,不利较远距离运输,宜就地建大型坑口电站,向外输电。
不知道你是在问什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