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说了月季的黑斑病,接下来也说一说月季常见的病害之一——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
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的多种植物。生病的月季发会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发病症状
白粉病一般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而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和没有染病的叶片差别并不大。另外,生病的植株叶背病斑处会有白色的东西。
植株严重受害时,叶片就会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会略微膨胀,顶部也会向地面弯曲。
如果花蕾受到侵染,那么花蕾就会开不了花,或者开出来的花是畸形的,不好看。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所以叫做白粉病。
发病原因
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比较容易发病,但如果是下雨的天气则会降低白粉病的发病几率。另外,氮肥使用过多、土壤缺钙、钾肥时也容易使白粉病发病。还有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足,会加重病情。温度变化剧烈时,没有及时补充植株的水分,导致植物缺水时,会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从而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也会增加植物发生病害的几率。
白粉病的病菌
白粉病的病菌病原是蔷薇单丝壳菌,通过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危害植物时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
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的梗很短,直立,顶端生着分生孢子。主要以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就会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
防治方法
1、控制肥水
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土壤的湿润情况具体进行合理的浇水。在施肥方面,氮肥不宜施用过多,应该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另外合理的控制植株间的距离也能有效抑制百分病的发生。
2、适时修剪
如果发现生病的植株,要适时修剪,去掉病梢、病叶。另外,还要改善植株间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室内盆栽的月季,要放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而冬季则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
3、药物防治
作物发病严重时要采用药物进行救治。一般在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就可以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发病期可喷70{bf}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bf}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植物用药都能取到良好的救治效果。施药时可以用大水量喷施,而且要将叶子背面也喷湿,因为白粉病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很容易吸水破裂而死亡。
白粉病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发病部位会有粉状的白色物体,所以花友们在发现白粉病时要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避免病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