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有:洪家渡(黔西),鸭池河东风电站(清镇和黔西交界),六广河索凤云电站(修文和黔西交接),乌江渡水电站,。。。。。。。。
南盘江梯级电站。
大唐和系列电站(乌当南明河下游)。
贵州省是一个怎样的省?
过去的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现在的贵州是“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这样的一个省。
一说起贵州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贫穷,落后。甚至还有人问贵州不是属于贵阳的吗?我只能呵呵了!“夜郎自大”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连我自己也信这应该是真的,以至于闹出了很多笑话。
长久以来,贵州人大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不多,逐渐形成了很多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
(一)小农生产意识
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农生产意识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僵化保守,社会群体意识沉闷乏力,谨遵古训,墨守成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抱残守缺,本能地恐惧抵制新事物、新变化,拒斥新思想、新技术。人们在想问题、干事情时,总是习惯于顺向思维、循规蹈矩,事事要找依据,一旦有所出入,就会横加指责,贬损有余而宽容不足。在推进改革上,表现为瞻前顾后,等待观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唯恐丧失既得利益而不敢去试、去闯。在发展经济上,温饱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小农经济意思,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窒息了地方的活力。
(二)平均主义思想
自古以来流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排斥差别、否定竞争的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崇尚“杀富济贫”的观念,不仅使人们安于现状,而且害怕致富招祸,而以贫为荣,好吃懒做,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先富带后富。在少数民族地区,平均主义观念更是普遍地存在。在有的地方,人们种的粮食、蔬菜可以互相取吃,所谓“山毛野味,见者有份”。在有的民族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杀猪宰羊了,要把全村人都请到家里,连吃带拿,两三百斤的猪一天就吃完了。这种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地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重农轻商思想
大多数贵州人,特别是少数民族都地处偏远地区,与外界交往不多,主要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由于长期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基础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十分顽强。不少人守着“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养鸭为换油醋盐”的传统观念。他们耻于经商,羞于经商,甚至认为经商是低贱的,瞧不起商人,认为通过做买卖赚别人的钱是不道德的、不光彩的。如果自己的财物有剩余的话,宁可送人,也不愿意出卖给别人。这种轻商贱利的古朴民风长期延续了下来。
(四)安土重迁意识
自古以来,贵州人的生活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字:有而不足。这里的人们生活很艰苦,很贫困,但也还不至于饿死。很少有剩余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只有周而复始的挨饿受穷。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心态:安贫乐贱,安土重迁。不少人宁可抱守贫困而不愿离开故土,只要能够勉强生活下去,也就心满意足,缺乏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是他们长期被固定在土地上,处于孤立、分散、内向、封闭的环境之下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惰性。清代贵州学者陈法的一段话就反映了贵州人的这样一种意识。他说:“今圣明在御,德洋恩溥,声教四汔,四海浴时雍风动之休,万民享太平有道之瑞,随处皆乐土,九州皆化国矣!又奚必远适异国,别父母之邦乎?万一谋之不臧,致进退维谷,或子孙习于华侈之习,不再传而无以自立,终贻日后之悔,又何如安土重迁之为愈耶!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贵州!虽然作为中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但是有一项壮举那就是县县通高速!2015年12月31日,贵州省提前三年实现88个县(市、区、特区)通高速的目标,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也是全国为数不多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之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100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与相邻省(区、市)形成两个以上高速公路通道。然而这样仅仅是不够的,据悉贵州省政府近日批复了《贵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将投资约210亿元加快全省通用航空规划建设,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省“通用航空县县通”。贵州正在逐年改变,大家为贵州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