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现状 生物颗粒燃料技术的开发是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物质颗粒燃料开始得到商业化应用。首先以丹麦为首开展了规模化利用的研究工作,丹麦著名的能源投资公司BWE率先研制成功了第一座生物质成型燃料发电厂,随后,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国先后开展了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发电和作为锅炉燃料研究。目前,美国已经在25个州兴建了树皮成型燃料加工厂,每天生产燃料超过300吨。但生物质颗粒燃料以欧洲的一些国家如丹麦、瑞典、奥地利发展最快。例如,瑞典人均生物质成型燃料消耗量达到160千克/年。截止2008年欧洲已有797家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厂,农场主要以秸秆为原料,靠近城市的加工厂以木屑为原料。南非已经在2003年建成了4座以木柴加工废弃物为原料,年产量达到20万吨的成型燃料加工厂。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起步较晚,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生产和应用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2009年,国内有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260余处,生产能力约46.6万吨/年;2011年,国内有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680余处,生产能力约150万吨/年。主要用于农村居民炊事取暖、工业锅炉及生物质热电行业等。
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前景一、 原料来源丰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类很多,而且数量也较大。水稻、玉米和小麦是三种主要的农作物,其产生的废弃物-秸秆是我国主要的生物质能资源之一,我国每年有3.08亿吨的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能源用途。另外,全国林产工业木材剩余物的数量为4000万立方米;造纸业产生的木材剩余物的数量约1万立方米;甘蔗渣的年产量约为4,000万吨;粮谷加工厂排出的谷壳量每年达4,000万吨,这些行业的废弃物,都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
二、 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生物质颗粒燃料主要作为煤的替代品用于供暖、热电、工业锅炉及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根据国家的《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将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设120
个大型先进的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替代燃煤锅炉供热;并且到2015年底热电联产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预计2015年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吨。然而据统计2014年我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仅为400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
实际上生物质颗粒燃料供应不足已经影响到热电产业。2006-2012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140万千瓦增加至2012年的800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71%,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电行业发展过快导致燃料需求量猛增,但是由于国内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不足,导致部分生物质热电厂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三、 利润高
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只要一个人操作生产,生产颗粒的原材料每吨200元,电费每吨55元,人工费每吨30元,颗粒机器磨损费每吨6元,其他费用每吨29元,总合计320元,颗粒燃料的市场价格是每吨800元,800元减去320元,就是每吨的颗粒燃料的纯利润480元。
按照单台产能1.5吨/小时计算,年利润可达462万元。
四、社会效益大
按照单台生物质颗粒机产能1.5吨/小时计算,年消耗稻草秸秆为9000-10000吨,每吨稻草秸秆的收购价格 为200元/吨,可以为农民、个体加工业者增加收入约180-200万元。同时,实现了农业、林业废弃物的
资源化,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