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钢市的火爆,引起了钢材的投资热潮,由于惯性的作用,钢市价格高位运行,激发了钢厂扩大产能,和新项目的投入。在此,钢材产量再创新高,在市场的影响下,在产量迅猛增长下,本来正常的市场需求,就显得特别疲软,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市场价格的暴跌是难免的。
钢材价格走高,首要原因是需求
我国经济不断在发展,高铁、地铁等轨道都需要大量的钢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我们就得修路,修路也需要大量的钢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将保持高位,基建用钢需求有望继续增加。根据我们的调研,上半年基建项目主要集中于高架、地铁等市政工程,下半年在上半年开工项目持续的投资的同时,铁路建设工程也将于9、10月份大面积启动,这将为螺线需求带来新的增量。还有当今房地产市场发展快速,大量建房,工人们居住、有安稳的家,因此这也需要大量钢材。这些都导致了钢材产量的超高,钢材市场的火爆。
钢厂订单饱满,心态较好,目前仍有提价预期。根据我们前期对全国不同地区钢厂的调研,钢厂普遍反映手头订单较为饱满,产品供给有所吃紧,预计后期仍会继续上调出厂价格,这将继续推高现货及期货价格。
产量和社会库存也在下降,缓解了市场供需压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总是会来干预,不能让钢材市场扰乱、异常。同时,目前成本的支撑依然较大,因此企业也会减少去生产。但是建材需求即将出现季节性回落,后期供需关系压力将加大。因此,短期内钢价难以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钢材市场火爆取决市场供需关系。
2020年,钢材市场的走势受疫情影响,走着“过山车”行情,年初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三四季度则迎来了大幅上涨,不断刷新近几年高点。但在宏观环境快速恢复的情况下,我国钢铁生产和消费规模都出现了上涨。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品种繁多,应用广泛,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础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车辆、船舶等工业领域及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等领域发展情况高度关联。
1、钢材供应情况
过去五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受中国建筑、基建规模大幅增长影响,中国钢材行业钢材产能快速扩大。从我国钢材生产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七年间我国钢材生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9%;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约13.25亿吨,较2019年产量增长了1.2亿吨。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由于国内钢价不断走高,叠加国内需求旺盛,我国2020年钢材进口量激增,2020年全年我国共进口钢材2023万吨,同比增长64.4%。
另外,根据Mysteel披露,2020年超低价钢坯涌现在全球市场上,导致中国大批贸易商纷纷与印度、越南、独联体、巴西等地在3-7月份签订大量钢坯进口订单,导致9月份钢坯进口量创下单月最高进口的历史记录。
9月份开始,由于海外复工复产情绪浓厚,需求开始复苏,同时废钢及铁矿的上涨促使海外钢坯价格开始不断攀升,自9月末开始,钢坯进口成本已经逐渐失去价格竞争力,四季度进口量环比或将出现大幅度缩减。
2、钢材消费情况
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发力,中国建筑、机械、能源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中国钢材整体消费量较快增长。
2020年中国钢铁消费量创下了历史记录,并大幅超出此前预期。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5-2020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7.4亿吨,同比2019年增长12.6%。
从我国钢材的出口规模来看,自2015年后我国钢材出口规模不断降低。2020年,疫情蔓延使得全球经济下行,在需求内强外弱、钢材出口价格优势减弱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再现大幅度下降,但在2020年11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已经有初步回暖态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万吨,同比下降16.5%。
3、钢材价格变化
2016-2018年,我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钢铁去产能任务加快落实,完成了5000万吨的预定目标任务和依法取缔1.4亿吨“地条钢”任务。
钢铁行业受益于去产能,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2018年以来钢材价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8年第四季度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有所下降。
2020年,钢材市场的走势受疫情影响,更是走着震荡行情,年初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三四季度则迎来了大幅上涨,不断刷新近几年高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4.52。
4、钢材市场前景
未来以落实供给侧改革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为主线的钢铁工业发展主线清晰。具体表现在:压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去产能和去杠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和大力发展钢结构应用几方面。
综合来看,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的外部环境未有明显改善。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呈现疲弱、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钢铁工业面临新的变化,全行业在运行中还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困难。
综合上述分析,全社会对钢材的需求仍处在上升的阶段,钢铁工业发展仍面临历史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要求钢铁行业把握时机,积极应对,以求实现最佳的结果。预计2021年我国用钢需求仍有增长潜力,钢材出口继续回升,中国钢材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且宽幅震荡的走势。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