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
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
萍乡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清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3年(1914)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萍乡市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经国务院批准,莲花县于1992年8月从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管辖),安源、湘东二区,还有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28个建制镇、18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641个村民委员会、128个居委会。
全市总人口180.02万,非农业人口52.48万,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0人。
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45%,人口出生率为13.28‰,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7.30‰ 。
全市从业人员92.7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9.5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26万人。
全市在岗职工合计12.83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345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47万人,年平均工资11647元。
以上引用数据为2003年末统计数。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煤炭、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陶瓷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钢材、电瓷、工业瓷、烟花鞭炮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煤炭产量占全省的40%;钢材占全省的30%以上;化工填料产销量占全国70%;电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低压电瓷在全国市场占有率60%以上,电瓷出口占全省的85%,PC电瓷为全国驰名商标;建材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重要建材生产基地,水泥年生产能力为500多万吨;浮法玻璃2001年产量达555万重量箱,全国排名第八;“安源牌”客车畅销全国。安源股份2002年7月2日隆重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腾飞塑料总厂生产的“腾飞”塑料制品和武冠集团生产的防水材料、精炼茶油、“红安源”白酒畅销国内市场。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中华杜仲茶、“天天上”、“武功山”、“月池”矿泉水等日益走俏市场。
轻工业产品获各类名优产品奖达300多项(次),其中15项获国家奖。获新产品成果奖100多项(次),其中“飞碟”电风扇的“飞碟”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市毛巾厂的“皇后巾”获免检出口产品,市华海防雨服装厂的“奇款”牌透气式防雨服获“全国98年专利产品金奖”和“94年最大科技金奖”,上栗出口烟花生产的“中西友谊瀑布”、“组合礼花弹”等5个烟花品种在西班牙24届国际烟花大奖赛上获集体二等奖。
改革开放以来,萍乡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78年至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构成的比例由1978年的33.3:43.8:22.9变为2001年的13.6:54.8:31.6,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12 243个,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55个;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2 088个。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5.60亿元。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654.47万吨,发电量21.02亿千瓦小时,钢185.28万吨,水泥373.58万吨,平板玻璃583.52万重量箱。2003年,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85.21亿元;工业增加值27.6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6.28亿元;实现利税12.10亿元,其中利润总额6.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