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办养老院就很合适,城里生活压力大,成本高,再说上班打拼都忙,农村老人去城里,空虚没人陪,生活不习惯,住在乡下孩子们又不放心,所以回家创业,办个养老院最是你首当其冲的选择.。
你的问题上说农村十不存一,这本来就是如今农村的现状,卖丧葬用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再弄个灵车,村里老人去世了跑前跑后的事也需要人,只要脑子活,创业的商机无处不在。
再说了,回村创业有了大片闲置的土地,搞养殖业也是不错的路子,可以大面积种植牧草,也有农民地里留下的农作物秸秆,储存好牲畜过冬的草料,多跑多问,引进别人的科学养殖办法,只要勤劳,总会有收获。
也可以放养鸡鸭,绿色食品,可是城里人最欢迎的,把大面积的土地承包回来,种上农作物,再散养上鸡鸭,春暖花开,鸡鸭就不用喂养了,让她们自己出去觅食,你要做的,只是提供水源就好。
也可以种植适合本地方生长的药材,找那些容易成活,产量高的药材去种植,药材一旦种好了,真应了有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养鱼养虾,果园采摘,只要形成了自己的规模,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们说呢?我是三农创作者,金秋麦穗儿,欢迎大家留言关注点赞,谢谢了
适合。
养殖业应该不错!
王勃《滕王阁序》惊为天人之作,你是否因为喜欢而一字不漏地背下呢?
王勃不愧为初唐四杰之首,一篇即兴之作《滕王阁序》精绝古今,骈文中引经据典,全文仅七百多字,就有四十处用典,几乎是无句不在用典。特别是千古名句“路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凡喜爱诗词歌赋的人,无不奉为圣点。
古今仿写着也不甚奇数。今仿写了一篇与大家共勉。
~~~~淮南赋~~~~
古国州来,今市淮南。
承东启西,南北分界。
三山环绕临一河,
三湖鼎立携一城。
东极吴越,乘长三角之雄风;
西承中原,沐古华夏之文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南陈江南之屏障,
北扼中州之咽喉。
物之丰地蕴宝藏,黑金如土;
水之美泉涌珍珠,豆脂如玉。
名人辈出,称王称相;
历史厚重,成典成故;
拜为楚相,春申黄歇独鳌;
鸡犬升天,淮王刘安得道。
孙公叔敖,治水有方,芍陂为证,今天下第一塘;
谢家宝树,经国有略,淝水之战,开战术之经典。
时逢岁末,恰属隆冬。
淮水清而流势缓,岸柳枯而坡草黄。
百鸟尽于南飞,蛇虫眠于地土;
临长虹之卧波,观水天之幻彩。
蜿蜒曲折,直通苍穹;
远山红黄,紫气氤氲。
落日不舍,留红圆于天际;
渔歌唱晚,摇木舟于霞光。
入名山,寻胜迹,
目睹流阁飞丹,耳闻晨钟暮鼓。
淮南王宫,重温淮南鸿烈;
古虫化石,再现生命起源。
白塔古寺,梵音绕梁。
升仙台上八公聚,元君庙里香火浓。
紫金宝砚,书写楚汉文化
青琅馆中,走出孙家状元。
风光无限,人文甫多。
吕蒙正寒窑渡劫,廉将军老骥伏枥。
寿唐关隘,金定梳妆救驾;
清天观内,茅氏修道成仙。
硖山口,阅晴岚。
两山隔水对峙,灵龟河中听禅。
天际归舟,俯淮水之苍茫;
苍峰林立,叹山势之雄峻。
望凤城于日下,目寿州于云端。
气候佳而鱼米香,水土润而美女众。
文风鼎盛,自古多出才俊;
四时分明,江南不可企及。
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
嗟乎!时运不佳,命运多舛。
经济失速,结构单一。
屈皖省于末微,非无能者;
坠四线之行伍,不乏良机。
所赖前局者迷,后观者清。
曾经直误,错失京九大铁;
几任贪腐,失去二十余载。
并驾重庆青岛,拥有地方立法。
纳入寿州,文化大同;
开拓山南,合淮同城。
五彩淮南,金鹏振翅再飞;
火电三峡,宏伟蓝图再展。
然,大厦将成,各方鼎力。
引江济淮,媲京杭之伟业;
淮河能源,谱煤矿之新篇。
淮上再起虹桥,南北天堑即逝;
高铁穿城而过,不觉一日万里。
华隧穿山,连接南北;
彩带绕城,横贯东西。
牛肉汤浓,香遍大江南北;
花鼓灯美,舞遍淮河两岸。
呜呼!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取长补短,方成大事。
当务之急,招揽四海优商;
恪尽职守,重塑淮南形象。
淮南兴衰,匹夫有责;
竭尽所能,搜肠刮肚。
今送拙诗,请君一赏淮景!
《山水湖城》
八公山下桃花艳,
上窑山头日夕佳。
舜耕山顶览晓月,
淮水滔滔江海达。
高塘湖上铁龙飞,
焦岗湖里赏荷花。
寿阳城中烟雨醉,
瓦埠湖畔盛鱼虾。
初读王勃《滕王阁序》确实有惊为天人之概,它也确实出自天才之手。在科举考试时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五十岁能考中进士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而初唐四杰的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个个都是神童,王勃六岁能文,骆宾王七岁写《咏鹅》,且都在二十几岁就考中了,其中王勃还不到二十岁。
之所以会深受大家的喜爱,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句式结构。这是一篇优秀的胼体文,文章中大量运四六句,四七句式。给人以张驰有度,舒紧结合的感觉,读起来很有音乐般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就句式结构而言,我认为在《古文观止》里,只有李密的《陈情表》、李陵的《答苏武书》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可差强比拟。当然,李白也是天才。
(二)写景议论抒情结合巧妙,过渡自然。开篇就以恢宏的气势写出滕王阁的地理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种气势在文章中是很少见的,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苏轼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堪比。接下来很自然地过渡到滕王阁的高大雄伟以及登楼所看到的景色“云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笔锋一转,“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马上过渡到议论抒情。
(三)用典多而不堆砌。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孟尝君、阮藉等几个事例,借古喻今,来强化自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心生感慨,但态度积极。他能正视人生,以退为进,准备先到父亲那里去尽孝。但内心是以终军,宗悫为榜样的,“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他是在等待建功立业机会的。
总之,《滕王阁序》确实是值得反复诵读、品味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