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宇博智业研究中心了解,今年是山西省转型综改攻坚年,近来,省委、省政府短时间内密集出台五个互为关联的政府文件,围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大手笔、高起点谋划制订“131”总体构架,实施转型跨越发展。
在以创新驱动和低碳发展的布局之下,山西省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热潮,驱动山西省由“煤老大”向“煤科老大”快速转型,全省产业结构正在依托科技创新“破茧成蝶”。
“工业新型化说到底要靠科技来引领。实践表明,一项核心技术,就会创造一个产业,开拓一片市场。”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把低热值煤装进科技“篮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火力发电厂永远都是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锅炉炉渣堆成一座座小山……不过,当记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兴能发电公司时,脑海中那幅传统画面被完全打破:干净整洁的厂区中,别说“炉渣山”了,连一点煤的影子也看不到。
在传统的洗煤过程中,西山煤电兴能发电公司附近的五座选煤厂每年要产生1100万吨中煤和煤泥等副产品,其中,中煤、煤泥、煤矸石的平均发热量分别有 4600大卡、4000大卡、1600大卡。过去,煤矸石被抛弃,中煤被低价销售。造成了环境污染不说,还因运输、治理等环节增加了企业支出,极大地浪费了煤炭资源。
兴能发电公司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作为真正的坑口电厂,以前的燃煤废物变成了发电的重要燃料,相当于在几乎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为国家建起了一座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为了解决缺水缺地的问题,兴能发电公司一期工程在全国首家使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直接空冷技术,无需建造冷凝塔,土地的占用量和水资源的消耗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兴能发电公司还把“变废为宝”的目光投向了矿井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水闭路循环冷却技术可以回收复用废弃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过去几十年间,山西有30多万辆卡车长年奔走于西煤东运的路上,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公路损耗。如今,变输煤为输电已经成为山西新的战略取向。依托特高压技术,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成为转变煤炭特别是低热值煤利用方式的有效途径。
宇博智业研究中心了解到,去年我省省外送电79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运输2400万吨。今年下半年,全省所有电厂将建成烟气脱硝设施,实现发电环节最大的环保工程。
高科技让矿山变“聪明”
矿灯是煤矿最常见的装备,但因为装上了“智能芯”,矿灯便不再普通,具有人体定位、实时收集、双向通信等本领。这,就是山煤集团霍尔辛赫煤矿使用的“感知矿山”技术中对矿灯的“智能化”改造。
“感知矿山,就是运用现代网络智能技术,实现管理控制自动化、过程控制集成化、管理决策智能化、人机环境信息一体化。”霍尔辛赫煤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书堂介绍,“感知矿山”是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煤矿前沿科技项目,霍尔辛赫以良好的硬件基础优势,成为山煤集团乃至国内首家全面试点矿井。
该矿技术人员介绍,与传统矿灯相比,智能矿灯有这些特点:一是可精确定位至10米以内,远优于普通人员定位系统。二是实现了环境感知,可实时收集井下温度、瓦斯、一氧化碳等参数信息。三是实现了双向通信,瓦斯超限会及时报警,上传至井上调度中心,同时以短信息形式通知井下相关作业人员。也就是说,人员感知、环境感知、设备感知,是如今智慧矿山的核心。
综采工作面可实现无人自动化运行,最高日产可达1.5万吨,最高月产可达45万吨,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5%……这一串数字并非空想,而是发生在霍尔辛赫的真实记录。
搭配采煤机、支架、前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等先进设备,利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该矿最大割煤高度可达5.9米,工作面回采率由原放顶煤的85%提升到93%,不禁让人发出“真牛”的感叹。
不但拥有现代化的设备、科学化的管理,还有智能化的矿山、生态化的矿区——2012年4月,我省提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目标,锁定了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安全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等核心关键词。两年来,一大批类似霍尔辛赫这样的现代化矿井已傲然伫立于三晋大地上。
新技术带来生产力的新跨越
煤变油、光变电、黑变绿……高科技的运用带来了生产力的新跨越。这是走进潞安集团最深刻的感受。
“这些产品都是煤制成的吗?”在潞安集团煤油循环经济园区,看着展台上面一排“形态各异”的产品,记者心里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特别是面对一瓶清澈透亮的煤基合成油,真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是由黑乎乎的煤所制成的。
为了显示这种油的优势,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工作人员点燃了这种用煤做成的柴油,然后又点燃了一瓶普通柴油。大家很明显地看到,在燃烧的过程中,用煤制成的柴油基本上没有烟,而普通柴油冒出了黑烟,这种合成油的环保性和高质性特点一下就被直观地证实了。
“不能靠煤吃煤,而是必须‘走出去’。”这是十几年前就扎根在每个潞安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发展煤基合成油产业,不单单追求油品,而是坚持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循环经济的煤油园区。他们充分利用矿井预抽瓦斯以及附近焦化厂的焦炉煤气作为原料补充;充分利用合成油过程中富余的氢气、高纯度氮气和二氧化碳废气联产30万吨尿素,并实现尾气的IGCC发电。 最难能可贵的是,大规模使用目前因环保要求不能开采的劣质下组煤资源,为解放高硫高灰的下组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探索出一条新路。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山西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山西省煤企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研究新产品、新技术,不断为我省经济转型跨越贡献力量,全省上下逐渐树立起抓科技创新就是抓转型跨越的理念。如今,在山西这片充满创新激情的热土上,实现着由资源开采扩张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的转变。科技创新正在为这个转变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