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煤碳资源绿色转型升级的原因?

煤碳资源绿色转型升级的原因?

开平地处渤海之滨,两环(环渤海、环京津)中心地带,京津唐经济圈的核心地区,是国家重点工程曹妃甸工业区的腹地,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作为唐山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开平是依煤而建、依煤而兴的城区。近年来,面临环保、转型发展的重大压力,开平区痛下决心,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发展,使昔日的黑色产业不断向绿色升级。

  曾经依煤而兴的商贾重镇

  开平历史悠久,自古即为商贾重镇,并且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袋水泥都诞生在这里。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清政府在此开设中国第一个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此后开平煤田享誉世界。改革开放以后,开平经济依托天然资源得到飞速发展,并造就了“河北第一村”等辉煌历史。

  1976年7月28日,那场震撼中国的“唐山大地震”以来,开平一直在改变。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地震暂时没有将开平人对资源的固有认识割断开来,毕竟震后经济的恢复和重建,更多地需要依靠天然资源(煤炭、矿山等)才能获得最快、最便捷的发展。

  拥有62亿吨煤炭、17亿吨石油、57.5亿吨铁矿石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等47种天然矿产资源,一直是开平人引以为傲的资本,被称为“中国原材料工业基地”。从1977年开始,开平重新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进行开发,并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等支柱产业,为开平震后经济的恢复和重建作出过巨大贡献。

  因资源而建的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冀东水泥(000401,股吧)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骨干企业以及陆续成立的中小民营企业,它们的发展使开平的G D P每年都获得了15%以上的增长。

  绿色转型升级已成必然

  1976年地震后的唐山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将开平区列入中心城区范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在1985年和1994年两次规模较大的唐山城市发展规划中,开平均处于郊区边缘的角色。2003年,唐山进行了第三次城市发展规划,出台了《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一次将开平区作为该规划“一区一带”的中心城区而重点提出,融入唐山市作为“河北省经济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但开平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等现状。

  煤炭产值一度占到开平全区生产总值的80%。丰富的原料资源对于开平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以这种资源为支撑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在短时间可能创造经济奇迹,另一方面将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透支,并形成单一而脆弱的产业结构,而这种产业结构常常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zhanhui/gj-zh/76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