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盆景图片欣赏
海棠花夏季温度高于36℃以上,需要遮阴处理,春,秋,冬都可以晒太阳,海棠花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养护,不耐阴,忌暴晒,忌积水。海棠花又叫做海棠,解语花子母海棠,海红,小果海棠,海棠花是苹果属和木瓜属中的几种植物的统称和俗称,丽格海棠花满枝头最重要的两大栽培技巧是控水和勤修剪。
盆景丽格海棠花越开越小,怎么养护才合理?
谢邀请!丽格海棠为多年生块茎草本花卉,花期长,可由12月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花朵硕大,色彩艳丽,株形丰满,叶色翠绿,很有观赏价值。丽格海棠比较娇气,日常护理稍微不当,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施肥等,就有可能使其害病,被戏称为花中的林黛玉,土壤。养植丽格海棠适合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如椰糠,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炭化树皮等,
建议采用80%的高纤维的泥炭土和20%的珍珠岩。盆底可垫一层大颗粒的珍珠岩或蛭石作操水层,盆底排水孔处可铺上一块纱窗,防止珍珠岩等堵塞,如果单用园土很容易烂根。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2度,冬季注意保暖,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5度。由于冬季的丽格海棠正处于生长和开花期,应尽量摆放在室内的朝南向阳处如室内窗台,阳台等,
但注意不要离取暖器,空调出风口等太近,以免叶片及花朵被灼伤或水分蒸发过快。夏季温度在持续28度以上,应采取降温措施,光照。丽格海棠性喜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不失为室内盆栽的首选花卉之一。平时养护可放置有些散射光和通风较好的地方,夏季高温应适当遮荫,10月下旬温度开始下降,应增强光照,11月中旬开始每天可接受短时间的太阳照射,应尽量让其有充足的阳光。
浇水,浇水依据气候条件而定,夏天蒸发快,需水量相对较多,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见干则浇,浇则浇透。冬季浇水尽量选择晴天中午,水温与室内气温要较接近,以免因水温太低,造成根部受到刺激而死之,天气干燥时,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最好用加湿器,也可用喷雾器向叶向喷洒细雾,不要将水雾喷到花朵上,容易造成烂花。施肥,
应注意薄肥勤施,丽格海棠对肥液溶度较为敏感,施肥过重会使植株和叶片产生生理病变,如烧根,叶片姜缩发黄等。小苗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其生长发育,陌着植株生长应减少氮肥逐渐提高磷钾肥的含量。开花前应加大施肥量,还可进行根外施肥,叶面喷施溶度不可过大,可控制在1%~2%,喷雾要均匀,叶面正反都要喷到,花期不可喷施,以免烂花影响观赏。
病虫害防治,丽格海棠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容易得细菌病,灰霉病,霉病,并时应加强通风,可定期喷施杀菌剂预防细菌性软腐病和白粉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下面我介绍两种土方法防治病害,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1.生姜榨汁加水按1:25的比例喷雾,子防治细菌性较腐病和其它病原孢子的萌发。
海棠花盆栽怎么栽培?
看您的图片,是丽格海棠,丽格海棠花期长,全年有花,盛花期为4至6月和9至12月。花色丰富,色彩艳丽,枝叶翠绿,株型丰满,是一年四季室内观花植物的主要种类,丽格海棠花满枝头最重要的两大栽培技巧是控水和勤修剪。第一,控制浇水量丽格海棠喜欢湿润的环境,我们应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合理地进行浇水,但切忌浇水过多,
如果浇水过多,盆内积水严重,土壤的空隙都被水分填充,造成土壤缺氧,根系无法呼吸造成烂根死亡;同时盆土过湿,还容易给真菌、细菌等病害提供侵染的机会。如何控制浇水量呢?夏季高温,丽格海棠生长缓慢,尤其需要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微润即可,有一种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买一个托盘,在托盘里面放水,把丽格海棠放到托盘上面,让它自动吸水,这样既能给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又能防止由于浇水过多而引起的烂根。
这种方法有一个需要注意之处就是要保持托盘有水,第二、勤修剪1、植物都具有顶端优势,因此,丽格海棠在生长期间要注意进行摘心,促使植株萌发侧枝,以达到株型丰满。同时,为了避免造成养分的消耗与浪费,进而影响其他花朵的发育,还应及时去除多余的花蕾,夏季高温,丽格海棠生长缓慢,应剪去残花枯叶,2、秋凉后,丽格海棠开始从基部萌发新枝,当长到一定高度时用锋利的刀将老枝从基部切断,同时加大浇水量,以促进丽格海棠生长。
当新枝基本定型后每盆保留3个新枝,其余的全部剪除,以集中养分,使丽格海棠早日成型,丽格海棠容易扦插成活,因此我们修剪下来的枝条或者茎基部腐烂但是上面部分正常的枝条,晾一下,等伤口自我修复后,可以用来扦插。除了控水和修剪外,丽格海棠的养护还应该注意光照和通风,以及每次盛花期过后应及时施肥,以补充花期养分的消耗,取花之灵家庭园艺浓缩营养液2ml兑水500ml浇施即可,操作简单,效果好,
海棠花能不能晒太阳?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夏季温度高于36℃以上,需要遮阴处理,春,秋,冬都可以晒太阳,海棠花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养护,不耐阴,忌暴晒,忌积水,海棠花又叫做海棠,解语花子母海棠,海红,小果海棠,海棠花是苹果属和木瓜属中的几种植物的统称和俗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栽培,